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
自評報告
2018年8月25日
目 錄
1.辦學基礎能力........................................................................ 1
1.1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 1
1.2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 1
1.3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 1
1.4信息化教學條件................................................................. 2
1.5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 3
2.師資隊伍建設......................................................................... 4
2.1生師比.......................................................................... 4
2.2“雙師型”教師比例............................................................... 5
3.專業發展能力.......................................................................... 7
3.1課程開設結構..................................................................... 7
3.2年生均校外實訓基地實習時間....................................................... 9
3.3企業訂單學生所占比例............................................................. 10
3.4年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 11
3.5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 12
3.6專業點學生分布................................................................... 13
3.7專業與當地產業匹配度............................................................. 14
3.8招生計劃完成質量................................................................. 19
4.人才培養效果........................................................................... 19
4.1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 19
4.2畢業生直接就業率................................................................. 20
4.3畢業生就業去向................................................................... 21
5.社會服務能力........................................................................... 26
5.1政府購買服務到款額............................................................... 26
5.2技術服務到款額................................................................... 27
6.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28
6.1存在的主要問題................................................................... 28
6.2解決辦法......................................................................... 28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深化辦學機制和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頒布的《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結合我院的實際辦學情況做出自我評估。
學院概況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山西同文外語職業學院,創建于2004年5月,2005年開始招生,是一所民辦高等職業??圃盒?,隸屬于晉中市教工委;2010年10月,根據學院轉型發展需要和專業結構調整,經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占地面積300余畝,建筑面積6589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738萬元,圖書32萬冊;文體科技中心1座,多媒體教室27個,語音教室2個,計算機房4個;實驗實訓場所47個,校外實訓基地62個,學生公寓樓5棟,教師公寓1棟。
現有在校學生5253余人,專兼職教師280余名,現有專業29個,其中護理專業為山西省省級特色專業;學院緊跟國家“互聯網+”、“中國制造”改革步伐新增設工業機
器人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飛行器制造技術等專業;2017年又新增軟件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VR方向)、鐵道供電技術三個專業。目前學院內設有“三系、兩部、一中心”,分別是護理學系、經濟管理系、工程技術系;思政部、公共基礎部;圖文信息中心。
建院以來,學院緊跟國家高職教育改革步伐,堅持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工學結合”的辦學思想,秉承“立足介休、服務山西、輻射全國,著力培養社會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辦學定位,弘揚“育人為本、厚德重技、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钡霓k學思路,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能力不斷增強,辦學聲譽和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學院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選為“全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單位”;被山西省民辦家教育協會評為“山西省民辦高等教育先進單位”;護理專業被山西省教育廳評選為“山西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護理實訓基地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高等教育示范實訓基地”;山西省民政廳評選為“山西省先進社會組織”;2017年1月,學院承擔了山西省教育扶貧項目---護工培訓項目,《中國教育報》、《山西科技報》、《山西晚報》及多家電視臺進行了相關報道;2011年至2016年學院連續被晉中市人民政府評為“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國防教育示范學?!?;2015年被山西省評
為“愛國擁軍模范單位”,2017年5月被評為2016年度山西省高校綜合治理考評先進單位,2018年2月被教育部評選為“國家級國防教育特色學?!?,2018年6月被評為2017年山西省創建“平安校園”工作先進單位。
1.辦學基礎能力
1.1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
我院為民辦高職院校,暫無年生均財政撥款。學院多方努力自籌經費,保證學院教學育人質量水平。
1.2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
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自2013年至2015年分別為3047.3元、2690.5元、3132.3元;截止目前為生均為3088.1元。
學院現有教學儀器設備值為1625.58萬元,在校生5264,生均為3088.1元。根據《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教發[2004]2號文件)有關要求,獨立設置的民辦語文類高職院校辦學基本條件中的五項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第4條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為3000元/生,歷年來,我院一直注重教學儀器設備方面的投入,緊跟國家政策要求。
1.3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
學院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自2013年至2015年分別為9.01、10.75、9.1平方米;截止目前為生均7.41平方米。
學院現有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為39019.01平方米,其中,學校產權面積24681平方米,已竣工投入使用未辦理產權證書面積為8338.01平方米,非學校產權面積6000平方米,學院現有在校生人數5264名,生均7.41平方米;由于我院實行“2+1”教學體制,大三年級學生全部在校外實習,按大一、大二年級實際在校人數為3521名計算,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為11.08平方米,超過生均9平方米的要求。
經調查和分析研究,學院領導認識到,隨著學院專業設點的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學院現有的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已難以適應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為此,學院決定,在現有校園內,新建一座包含一所學院附屬實習醫院和行政辦公用房在內的綜合大樓,規劃建筑面積為22000平方米,現已完成規劃草圖,正在辦理規劃許可、節能環保、消防安全設施的審批,爭取在2018年破土動工,2020年竣工投入使用,大樓建成后,將明顯改善學院的基本辦學條件。
1.4信息化教學條件
從我院2013、2014、2015年度信息化教學條件來看,三年間計算機百名學生擁有教學用終端(計算機)數為9臺,接入互聯網出口帶寬50M,無線教學區域全覆蓋,上網課程始終為一門,而室內教學場所百名學生配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13年為26個;14為35個,15年為40個;
綜上所分析:我院整個教育信息化水平基本達到教學條件水平,但與其它高職院校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院要在有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優化,爭取百名學生擁有教學用終端(計算機)數增長為15臺,接入互聯網出口帶寬達到100M逐漸增至1000M,上網課程逐年增加。在一些信息化沒有的地方,爭取從無到有,一定加強教學信息化建設,來年更上一層樓。
1.5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
學院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能力形成規律,對接崗位職業資格標準,按照“注重基礎、強化訓練、加強綜合、培養能力”的要求,不斷完善基礎實訓、專項實訓、校內綜合實訓、校外生產實訓、頂崗實習“五階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訓基地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學院校內實踐(實習、實訓)場所進行實踐教學的工位數為1個/生。(附:2013年至2015年校內實訓基地情況表)
年份 | 校內實訓基地 | 教學工位數 |
2013年 | 38 | 2011 |
2014年 | 38 | 2011 |
2015年 | 40 | 2161 |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將繼續大力建設校內實踐基地,逐步增加實踐工位數,凸顯專業特色。采取學?!按钆_”、企業“唱戲”等方式,提高企業產學研結合建設基地的積極性,多種形式引進知名企業,共建校內實踐基地。為確?;亟ㄔO質量,在具體操作中,堅持與大企業實現穩定合作,與小企業采用靈活多樣的合作形式。同時建立實踐基地建設考核制度,對掛牌實踐基地進行適時量化考評,敦促學院重視實踐基地建設工作;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校企之間互惠共贏的機制。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許多企業也面臨人才匱乏、研發能力不足等困難。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幫助合作企業進行產品研發、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支持,為企業進行員工培訓,向合作企業優先推薦優秀畢業生,特別是在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雙贏的良好局面,促進校企的長期合作,建立穩定的產、學、研基地。
2.師資隊伍建設
2.1生師比
學院堅持自主培養和重點引進并舉的原則,實施“人才強?!睉鹇?,積極探索人才引進、培養、考核及聘任機制,制定了相應的師資發展規劃和配套措施,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每年有計劃地引進師資,進一步優化了一線教學的人力資源配置,適應了學院總體發展和各專業群的特色發展對師資的需求。學院每位專任教師平均所教的學生數為18人,師資隊伍學歷層次、職稱結構較為合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基本形成,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我院抓內涵、上層次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附:2013-2015年教職工人數表
年份 | 教職工總數(人) | 專任教師數(人) | 專任教師所占比重(%) |
2013年 | 208 | 124 | 59.62 |
2014年 | 226 | 137 | 60.62 |